国家航天集团总部大楼,最大的会议室内座无虚席。来自航天科技、科工集团、各大相关研究院所、顶尖高校航空航天系的专家教授,以及刚刚被纳入体系的寰宇科技代表陈航等人,齐聚一堂。会场内气氛热烈,人们交头接耳,讨论着近期翻天覆地的变化。
主席台上,洪天局长轻轻敲了敲话筒,洪亮的声音压下了现场的嘈杂:“各位专家,各位同仁,请安静一下。”
会场迅速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到台上。
“今天,我们把大家紧急召集到这里,只为了一个目标,商量一件大事——”洪天环视全场,声音中带着难以抑制的激动和使命感,“给我们天上的‘家’,我们的空间站,进行史无前例的大扩容!”
台下立刻响起一阵兴奋的低语声。现有的华夏空间站虽然技术先进、运行高效,但规模毕竟有限,主要侧重于科学研究。而如今,形势已然巨变。
“大家都知道,‘鲲鹏’运输舰已经通过了全部测试,表现完美!它一次250吨的运力,意味着什么?”洪天自问自答,“意味着我们往太空运送大型构件的成本和效率,发生了革命性的改变!以往需要多次发射、在轨精密组装的困难,现在变得相对简单!这意味着,我们完全有能力、有条件,在太空中建造一个更大、更强、功能更全面的永久性基地!”
他身后的大屏幕亮起,展现出一幅宏伟的蓝图效果图——一个由多个大型模块组合而成、结构复杂、布满太阳能板和各种观测设施的巨型空间站,其规模远超现有任何空间站。
“同志们,这不仅仅是扩容,这是再造一座‘天宫’!”洪天的声音铿锵有力,“新的空间站,将不再仅仅是一个实验室,它将是我们迈向深空的前进基地、太空制造的枢纽平台、商业航天的服务港,甚至是未来星际飞船的维护补给站!”
他稍微停顿,让与会者消化这个宏大的概念,然后开始介绍初步的扩容计划框架:
项目名称:天宫扩展计划
一、总体目标: 在现有天宫空间站的基础上,通过模块化扩建,在24个月内,建设成一个总质量超过2000吨(远期可进一步扩展)、具备多重复合功能的大型商业化、产业化近地轨道空间基地。
第一阶段(6个月):核心枢纽扩展 · 任务: 发射并对接核心扩展舱段。采用最新材料与结构技术,直径和长度远超现有舱段。作为新空间站的核心枢纽,配备强大的能源管理系统(小型可控核聚变)、超高速数据中继中心、智能化总控系统。同时为后续扩展预留多个标准接口。
第二阶段(12个月):功能舱段集群化
任务: 发射并对接多个专用功能舱段。
1.“神农”太空生物制药与农业实验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