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停顿了一下,看向星海投影。
“其余船坞产能,全部投入玄级II型星舰的建造。
我需要舰队规模在现有基础上,再翻十倍。
后续根据实战反馈和新资源获取情况,再动态调整比例。”
“指令确认。”
星海的声音毫无波澜,眼中数据流奔腾如星河。
“建造序列优化中……资源配比模型生成……
船坞任务重新分配完毕。
预计首批新舰将于六十个蓝星日内陆续下线。”
小主,
苏瑶看着屏幕上重新排列的建造队列。
满意地舒了口气,活动了一下有些僵硬的脖颈。
“这下战略纵深和战术多样性都大大增强了。”
星海随即调出另一份报告。
“补充舰队规模报告:过去六个月全力建造,玄级II型星舰总规模已达到一百万艘。”
全息星图上,代表玄级II型的蓝色光点群规模庞大,密密麻麻。
“玄级I型星舰存量维持三十万艘,自玄级II型量产起已停止建造。”
“当前月均建造量稳定在三十万艘玄级II型星舰。”
星海补充道。
苏瑶吹了声口哨:“一百万艘II型主力舰,再加上三十万艘I型……
这规模,放半年前想都不敢想。”
沈渊脸上却并无太多喜色。
他调出了太阳系资源分布动态图。
图表上,代表主要行星、小行星带、柯伊伯带资源储量的柱状图。
相较于六个月前,明显缩短了一大截。
许多区域标注着“低储量”或“开采中期”的黄色、橙色警告标签。
沈渊的眉头微微蹙起。
指尖敲击着控制台边缘,发出规律的轻响。
“代价是太阳系内资源被开采得缩水了一小圈,
如果不是星海暗中监控蓝星设备,估计早就被发现了。”
他转向星海,语气果断:“减缓太阳系内资源开采力度。
除维持现有舰队运转和基地基本需求的必要开采外。
其余大型开采项目全部降速。”
“指令确认。太阳系内开采强度下调至维持性水平。”
星海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