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王建国带他们进厂,心中的羡慕之情就转变成了敬佩,王建国的能力实在是太强了,从改变屠宰工序,到提出检疫手册,再到造出各种机器……
传闻早就在厂里蔓延,大部分年轻人将其视为心中的榜样,劳模!
“对了福顺哥,王哥啥时候回来,他都走了十天了,就连罐头发车他都没有赶回来?”
马福顺摇摇头,他去找吕厂长问过,说王建国就出十天的差,并且在青岛肉联厂就待了两天就走了,北上,不知道去哪儿了。
“不清楚,但估摸着这两天就会回来。”
铃铃~
中午午休的结束铃被人拉响,同时广播声响彻整个厂区,广播员播报着几则简单的新闻。
“同志们,午休时间已结束,请大家各就各位,准备开工!”
五人对视了一眼,就回到各自的位置上,上班了。
……
另一边,前门火车站里,王建国刚刚下车。
“累死我了,终于是赶回来了!下次要是去重庆肉联厂,怎么也得多余些时间出来。”王建国拎着行李,大包小包的特产,出了火车站的门,找了台三轮车直奔家里。
旅途最累人的不是干活,而是乘坐交通工具赶路的过程,那三天三夜的硬座,就算是铁人坐下来,也会散架。
更别提王建国只是个普通人,虽然他只是个代理副厂长,但是想要买到卧铺的火车票还是没有机会,无他,地位和职级不够。
在窗口营业员的眼里,自己的身份自然是不符合卧铺的标准。
现在摆在王建国面前的选择要不就是继续进步,要不就是等,等待政策放宽,火车数量增加,届时普通人也可以享受到好待遇,不过这就很遥远了,没有个四五十年改革开放后期,恐怕享受不到。
以后得出行可是个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