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追风·血染征蹄

金狼王庭,东门外。

广袤的雪原被硬生生踏出了一片巨大的、泥泞不堪的圆形场地。此刻,这片场地边缘,人声鼎沸,如同煮沸的鼎镬!来自草原各个角落的北狄汉子们,无论参赛与否,都聚集在此。粗犷的呼喝声、战马的嘶鸣声、皮鞭的脆响、勒勒车木轴的吱嘎声,以及空气中弥漫的浓烈汗味、马粪味和劣质油脂燃烧的烟味,共同构成了一幅原始而狂野的画卷。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场地中央那条用石灰勉强划出的、宽约十丈的起跑线上。数千名参赛者,已然就位!他们身着各自部族的服饰,或紧张地安抚着躁动的坐骑,或闭目凝神调整呼吸,或目光锐利地扫视着潜在的对手,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混合着兴奋、紧张、野性和血腥味的、令人窒息的战意!

这些来自不同部族的战马,品种各异,毛色驳杂。有来自金狼、苍狼部高大神骏、肩高近六尺的纯血“踏云驹”;有黑鹰、沙狐部精瘦灵活、耐力悠长的“追风骢”;也有山熊、玄豹部膘肥体壮、爆发力惊人的“铁甲牛”;更有无数中小部族杂色的、但同样饱经风霜考验的普通草原马。此刻,数千匹战马汇聚于此,马蹄不安地刨着冻土,喷吐着浓密的白气,汇集成一片低沉的、如同闷雷滚动般的轰鸣,仿佛大地都在微微颤抖。

“金狼角力祭——第一部分!‘独狼之试’第一场——追风!”一个洪亮如铜钟的声音借助巨大的牛角号筒,响彻全场,瞬间压下了所有的喧嚣。

所有人的心神都被这宣告牢牢抓住。

“赛程:十二里!”声音清晰地报出了距离。

选择十二里作为“追风”之试的长度,颉利与他的幕僚们经过了精密的考量:

1. 契合实战:北狄骑兵战术核心在于机动性与冲击力。主力重骑的“铁甲牛”虽力量恐怖,但披挂重甲后,其极限有效冲击距离通常就在五至八里之间。超过此距离,马力急剧衰退,冲击力锐减。轻骑的“追风骢”虽耐力更强,但其核心优势在于侦查、袭扰、骑射,而非单纯的长距离竞速。十二里,恰好卡在重骑冲击极限之上,又未达到考验轻骑绝对耐力的超长距离,最能综合考验战马的爆发、持久与骑手的控马能力,最贴近实战中骑兵集群冲锋或长途奔袭接敌的关键距离段。

2. 效率与安全:数千人规模的超大型竞速,若设定过长距离,耗时极巨,组织困难,且极易因过度压榨马力导致大批战马倒毙或永久性损伤——这对于视马匹为第二生命的游牧民族而言,是巨大的、不必要的损失。十二里,在确保筛选出真正优秀骑手与战马组合的同时,能将时间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并最大限度减少对宝贵战马的摧残性损耗。

3. 聚焦筛选:十二里的距离,足以拉开明显的梯队差距。前段爆发力不足者会被迅速甩开;中段考验骑手在高速下维持马匹节奏、选择路线的智慧与马术;后段则是对意志力与马匹最后冲刺潜能的压榨。能在十二里竞逐中脱颖而出的前百名,必然是爆发、耐力、骑术、意志俱佳的真正精锐!精准服务于颉利选拔核心战力的根本目的。

“路线:自王庭西门起,绕行‘鹰愁涧’、‘盘蛇谷’外缘,最终抵达此处——东门!”声音继续宣告,同时有数名骑手高举着画有简易路线的旗帜在场边飞驰而过。

“规则:背负五十斤沙袋!只取前百名抵达者!途中落马、马匹失蹄、沙袋掉落者,自行负责!生死——各安天命!”

“生死各安天命!”这最后六个字,如同冰冷的铁锤,重重砸在每一个参赛者和观战者的心头。这不是游戏,这是血淋淋的战场预演!

起点处,气氛瞬间绷紧至极限!

沙狐部阵营中,一个身形异常轻灵、面容带着几分狡黠的少年被簇拥在核心。他叫诺敏,正是此次沙狐部参赛者的领头人。他胯下是一匹毛色火红、如同燃烧火焰的赤狐马,肩高仅五尺出头,但四肢修长,肌腱流畅,眼神灵动异常。诺敏伏低身体,几乎与马颈融为一体,纤细的手指轻抚着马鬃,嘴角噙着一丝如同狐狸般自信的笑意。沙狐部的优势,就在于轻灵与诡变!第一段平坦直道,是他们甩开笨重对手的最佳机会!

黑鹰部的兀苏勒则如同标枪般挺直在马上,他骑着一匹通体漆黑、只有四蹄雪白的“乌云踏雪”。他眼神锐利如鹰,扫视着前方和两侧,身体保持着一种随时可以爆发出全速或应对突发状况的紧绷姿态。黑鹰部,要的是精准与效率。

金狼部的博尔术骑在一匹通体金毛、神骏非凡的“金鬃兽”上,眼神炽热,充满了舍我其谁的霸气。苍狼部的蒙哥则是一匹沉稳矫健的“苍云骓”,他目光沉静,似乎在默默计算着什么。两人并驾齐驱,代表着狼神血脉的骄傲。

山熊部的塔尔浑,骑着一匹肩高近六尺、肌肉虬结如同小山般的“黑山”马。他雄壮的身躯加上沉重的沙袋,让这匹以力量着称的巨马也显得有些吃力。塔尔浑看着前方那些轻灵的对手,急得额头青筋暴跳,不断用马鞭抽打着马臀,发出啪啪的脆响,口中低声咒骂。力量,在直道冲刺的起点,成了他最大的累赘!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啸风部的五人,混杂在庞大的、不起眼的中小部族队伍中。扎那、巴图等人骑乘的只是普通的杂色马,毫不起眼。他们低垂着头,仿佛也被这宏大的场面所震慑。然而,在宽大破旧的皮袍袖口和褡裢里,早已悄然准备好了冰冷的“礼物”——无数细如牛毛、三棱带倒刺的淬毒铁蒺藜,以及一些打磨得异常尖锐、如同微型匕首的蹄钉。

“咚!咚!咚!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