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两天不眠不休的强行军,如同沉重的枷锁,拖垮了北狄士兵的体力,更磨损了他们本就所剩无几的斗志。队伍中弥漫着一种近乎麻木的疲惫,马蹄声不再铿锵,脚步声也变得拖沓,就连那些最桀骜的部落勇士,眼中也只剩下对休息的渴望和对前路的茫然。
在距离王庭尚有约一日路程的一处关键路口,颉利单于终于抬起了手,下达了停止前进的命令。
“全军原地休息!各部清点人数,救治伤患,喂饮马匹!斥候向前放出二十里,严密监视王庭方向动静!”
命令如同赦令,庞大的队伍几乎是在瞬间就瘫软下来,士兵们不顾形象地跌坐在地,大口喘着粗气,不少人甚至刚一坐下就靠着同伴或行囊沉沉睡去。空气中除了汗臭和尘土味,更多了一丝颓败的气息。
颉利没有休息,他立刻召集了金狼部族长额尔德木图、苍狼部族长巴图尔、沙狐部族长伊勒德、玄豹部族长阿古达木、凌云部族长腾格尔,以及伤势稍有缓和但依旧脸色苍白的博尔术、蒙哥和云澈这几位黄金一代的核心人物,在一处稍高的土坡上召开了紧急军议。
众人围拢过来,脸上都带着征尘与难以掩饰的忧虑。
颉利目光扫过众人,声音因缺水而有些沙哑,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诸位,王庭近在眼前,但形势不容乐观。我们如同闯入猎人包围圈的孤狼,前有坚城,后有汉军。必须做好万全准备,以防不测。”
他指着脚下这个连接着通往王庭主道和另外几条岔路的关键路口,沉声道:“本汗决定,在此地分兵!留下两万精锐,依托此地地势,构筑防御工事,作为我大军的两手准备!”
众人精神一振,凝神细听。
“第一,”颉利解释道,“若我军攻打王庭不顺,甚至陷入僵局或困境,这两万人便是我们撤退时最有力的接应和殿后部队,可保主力不至于被尾随的汉军或王庭守军一口吃掉!”
“第二,”他话锋一转,“若我军进攻顺利,成功夺回王庭,但汉军主力尾随杀至,这两万人便可在此凭借工事,死死挡住汉军的兵锋,为我们巩固王庭防御、重整旗鼓,争取到最宝贵的喘息时间!”
这个部署老辣而周全,考虑到了进退两种可能,立刻得到了在场所有族长和将领的认同。
“单于英明!此计大善!”
“确实需要留一支后手,以防万一!”
但紧接着,最关键的问题摆在了面前——由谁来统领这支肩负着全军退路和希望的两万断后之军?此人必须地位足够高,能镇得住来自不同部落的士兵,同时也要有足够的勇气和决断力,在危急时刻敢于承担责任,甚至……牺牲。
颉利的目光在几位族长和黄金一代的脸上缓缓扫过,最终说道:“本汗的想法是,由一名德高望重的族长与一名年轻有为的黄金一代,两人共同镇守此地。族长负责统筹全局,稳定军心;年轻将领则负责临阵指挥,冲锋陷阵。你们……意下如何?”
帐内瞬间安静下来,众人面面相觑,都陷入了沉思。留下断后,看似避免了直接攻打王庭的血战,但实则责任重大,风险极高。不仅要面对可能随时出现的、如狼似虎的汉军主力,还要在主力进攻不利时充当“弃子”进行悲壮的殿后,无论哪一样,都是九死一生的任务。
几位族长低声交换着意见,权衡着利弊。最终,经过一番并不算太激烈、但充满凝重气氛的讨论,人选确定了下来。
山熊部族长巴尔斯嗡声嗡气地站了出来,他拍了拍自己厚实的胸甲,发出沉闷的响声:“单于,各位!我山熊部的儿郎,别的不敢说,就是皮糙肉厚,耐打能扛!我们的重甲步兵,最适合干这种硬碰硬、钉死在阵地上的活儿!这留守的任务,我山熊部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