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周后,新星基地生物实验中心的第一批志愿者测试在严格的安全协议下启动。

厚重的安全舱门缓缓合拢,隔绝了外界的嘈杂声,只留下设备的低频嗡鸣。

志愿者分为两组:一组是以年轻人为主的猎隼空降兵小队,另一组是几位年逾七十的高龄院士。他们安静地坐在医疗隔离区,手臂裸露,袖口被固定在自动注射装置的支架上。

老院士白发苍苍,眼神却透着坚定。他看了看面前冰冷的生物制剂小瓶,轻轻点头:“开始吧。”

机械注射臂缓缓下降,穿透皮肤的瞬间,淡蓝色药剂沿着血管迅速扩散,实验监控屏上同时亮起多条实时生理曲线。心率、血压、神经电位活动、脑电波同步反馈,全都被严密监控。

猎隼小队的士兵们显得更紧张一些,但当第一名士兵完成注射后,他只是深吸一口气,缓缓吐出:“没感觉到副作用……只是有点热。”

随即,几位院士完成了同样的注射。片刻之后,一名年近八十的老教授缓缓睁开眼睛,原本浑浊的视线变得略微清亮,指尖的颤抖幅度明显减弱。

控制台前的研究员们迅速记录下所有数据,现场气氛一度压抑到极点。

主导项目的负责人宋远山院士缓缓抬头:“第一批志愿者反应正常。观察期开始。”

空降兵们年轻、体格健壮,身体素质早已经过长期强化。药剂进入血液后,他们第一时间关注的不是健康指标,而是身体能否发挥出新的战斗优势。

其中一名小队长握了握拳,眼神专注,低声对身旁的战友说:“感觉……反应速度快了一点,身体轻了。”他的声音里带着兴奋,却压抑着克制。

另一个士兵则闭上眼,细细感受肌肉的反馈,好似有一股热流,从脊柱直冲到四肢。

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在耐力和反应速度的增强上,这是一种职业本能——任何能增强战斗力的变化,都会成为他们最在意的焦点。

虽然紧张,但更多的是期待。他们习惯面对危险,甚至愿意用身体去试探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