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卷 内在宇宙的奠基

第一章 构想与风险

月夜绫带来的构想,无异于一场发生在微观层面的革命。在体内构筑“内在平衡器”,并非简单的能量堆积或器官生成,而是要以意念为刀,以力量为材,在介于虚实之间的能量脉络中,雕刻出一个能够协调诸力、维系自身存在稳定的复杂结构。

“风险极高。”月夜绫没有丝毫隐瞒,她摊开一份由精神力勾勒出的、繁复到令人眼晕的能量经络图,“这涉及到你力量本源的核心区域,尤其是靠近‘生之星芒’和‘万寂’碎片投影的区域。一旦构建过程中出现任何偏差,轻则力量失控反噬,重则……意识消散,或者被某种力量彻底同化。”

她指着图中几个关键的节点:“特别是这里,这里,还有这里,需要以‘余烬核心’转化出的‘基石’进行锚定。‘余烬’本身惰性,但作为载体,它承载和放大的特性,会使得流经它的力量被极度强化。若控制不当,平衡器非但不能调和,反而会成为引爆冲突的催化剂。”

江淮静静听着,目光落在掌心那块暗沉无光的“余烬核心”上。他能感受到林清许握着他的手微微收紧,也能看到叶雪眉头紧锁的担忧。

“成功率有多少?”他问。

“基于理论和‘余烬’的特性推测,不足三成。”月夜绫实话实说,“而且,没有任何先例可循。你将是第一个实践者。”

沉默片刻,江淮抬起头,眼神平静却坚定:“三成,足够了。与其等待未知的威胁上门时措手不及,不如抓住眼前提升自己的机会。” 他看向林清许和叶雪,“相信我。”

第二章 “余烬”的炼化与基石的塑造

第一步,是炼化“余烬核心”,将其转化为可供构筑的“基石”。

这个过程需要极度的小心与精准。江淮在月夜绫的指导下,在林清许布下的多重宁静与守护符阵中,进入了深度的冥想。他将精神力化作最细微的刻刀,包裹住那块拳头大小的“余烬”,并非用力量去冲击,而是用自身对“存在”(生之星芒)与“终结”(万寂)的理解,去共鸣,去引导。

这是一个水磨工夫。精神力一丝丝地渗透,如同春雨润物,逐渐激活“余烬”内部那沉寂的、作为“概念结晶”残留的特性。过程中,江淮的意识仿佛被拉入了一个奇特的层面,这里没有色彩,只有无数流动的、代表着“燃烧”、“吞噬”、“冷却”、“死寂”等概念的原始符文碎片在沉浮。他需要从中剥离出最纯粹的那一丝“载体”与“放大”的本质,摒弃掉君王残留的混乱意志。

时间在寂静中流逝。不知过了多久,那暗沉的“余烬”终于开始发生变化。它的体积缓缓缩小,色泽却愈发内敛,最终化作三颗约莫指甲盖大小、通体漆黑却隐隐有无数细微星点流转的奇异晶体——这便是构筑“内在平衡器”所需的概念基石。

仅仅是完成这一步,江淮的精神力就消耗了近半,脸色也更加苍白。但他能感觉到,这三颗基石与他之间,已经建立起了一种无形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