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止楚伐宋,指的是战国初期,楚国欲伐宋,墨翟闻之,摩顶放踵,日夜兼程赶往楚国,说服楚王放弃攻宋的故事。
很多人在讲述此事时,都会宣扬墨子口才何等了得,先是如何说服公输班,后又如何说服楚王云云!
不可否认,墨子极善辩论,并且还有着极强的逻辑学知识。
但仅靠一张嘴真就能让我一个国家放弃一场战争吗?尤其是在公输班连攻城的云梯都帮楚国造好的情况下!
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实际上墨子在赶往楚国之初,便让他的弟子禽滑厘带着三百人去宋国帮忙守城。
他说服楚王的根本原因,是他跟楚王来了一场战局推演,墨子守城任由楚国进攻,一连九场,楚国皆是大败。
公输班大败之下却是笑道:“我有办法对付你,只是现在不说!”
墨子淡然一笑:“我知道你的办法,不过我也不说!”
楚王疑惑相询,墨子解释道:“公输班的办法是杀了我,以为没了我就没人能为宋国守城了!”
楚王一听大喜,就要叫刀斧手,结果还没开口,就听墨子又道:“在我来之前便已让我的大弟子带三百人去了宋国,他们都学会了我的守城之法!”
楚王一听,当即道:“先生大贤啊!我感怀于你的人品,放弃攻打宋国了!”
这便是墨子止楚救宋能够成功的根本原因!
道理说的再多,都不如干一架来的有效!
孔子、墨子都认同这个道理!
而此时都亭驿的馆舍之中,也在进行着一场战局的推演。
宽大的桌案之上,铺开一张硕大的舆图,王冈与萧禧各站一边,正在忙碌着派兵布阵。
萧禧神态认真,每一处兵力的布置,都有充分的考量,各处军队的布防,一看就颇有章法。
而王冈这边则是比较随意,只在边关城池不断堆放兵力,乱七八糟的,看起来就让人不由皱眉。
徐禧看了两边都排军布阵,忍不住扭头问道:“他真的会打仗吗?”
枢密副使闻言有些沉默,作为大宋文官,尤其还是枢密院的官员,他也是看过几本兵书的,但王冈这布置,他委实是看不懂,半晌方才迟疑道:“大抵是会的吧,他不是灭过交趾嘛!”